老厂冷能改造的“定制铠甲”:5天焕新设备,恶劣环境也能稳运行
来源:塔能 | 作者:小编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25 14:02:05 | 次浏览


老厂冷能改造的“定制铠甲”:5天焕新设备,恶劣环境也能稳运行

 

老厂在冷能改造过程中,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“因地制宜”?要通过冷能改造升级,同步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:空间如何充分利用、如何解决与生产空间的冲突问题、改造后的对生产车间环境适应性问题、所有功能是否可以充分集成等等。这些困惑,在业内塔能公司的“工程产品化”和“数据建模”这一理念推出后,一一迎难而解。

图片9.png

 

冷能改造:从“成衣不合身”到“定制合体”

老厂开展冷能改造工作时,常常会被‘设备与环境不匹配’这一难题给难住。传统的标准箱体仿佛是那种不合身的成衣一般,放到复杂的车间环境当中,就会不断地遇到各种阻碍:  

空间存在“卡脖子”的状况:老厂之中立柱林立、管道交错纵横,标准箱体放置时要么无法塞进角落处,要么会将通道给挡住了,就像某机械老厂曾经为了能够摆放设备,甚至不惜砍掉了半条生产线。

环境对设备会造成损伤:高湿度、多粉尘以及存在腐蚀性气体等情况,均会致使标准箱体出现快速老化的现象。就拿某食品厂来说,其制冷设备便由于所处环境潮湿而发生了短路问题,每年光是更换零件的花费就超过了10万元。  

功能方面 “跟不上”:老厂有必要去集成诸如传感器、远程控制这类的功能,然而其标准箱体所配备的接口数量并不充足,要是在现场进行开孔操作的话,又会对防护性能造成破坏,如此一来便陷入到了一种两难的境地,即要是改动就会存在隐患,要是不改动则效率十分低下。  

图片10.png

 

定制结构箱体:让冷能改造顺利安置

定制结构的箱体恰似量身定制的铠甲一般,它会依照具体的空间尺寸、环境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功能方面的需求来展开独家的设计工作。从选用材料开始,一直到搭建结构,整个过程全部都是定制化的操作,如此一来,便能使得冷能设备在复杂多样的环境当中顺利地‘安置下来’,就仿佛是为其找到了合适的‘家’一样。

 

 

定制箱体的“四大核心能力”:对症老厂冷能痛点

1. 材料“精准选”:对抗复杂环境

高湿车间可选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的箱体,其抗腐蚀的能力达到了普通钢材的3倍之多。在多尘环境下,则适宜挑选配备有防尘滤网的密封钣金箱体。至于冲压车间,使用带有加强筋的铝型材箱体较为合适,如此一来,其抗冲击性能能够提升50%。沿海的某家老厂在更换为不锈钢箱体后,设备出现锈蚀的情况从原来的每月2次大幅减少到每年仅有1次,并且设备外壳的使用寿命也延长至15年之久。  

 

2. 尺寸“严匹配”:见缝插针省空间

在三维仿真环节就提前着手进行建模操作,针对安装位,要对其长宽高做精准的测量,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其承重情况以及管道走向的精确测定。定制的箱体还能够实现‘异形设计’,比如可以巧妙避开立柱来做切角处理,并且借助层高来合理搞分层布局。

图片11.png 

3. 功能“集成化”:箱体变智能终端

箱体特意预留了传感器接口以及操作窗口,其内部还设置有散热齿,并且配备了温控风扇,如此一来便能够嵌入智能模块。塔能科技始终秉持‘用软件定义硬件,让物联运维更简捷更节能’这一理念,在箱体内预先安装了物联网传感器,这样一来数据就可以实时传输至物联网精准节能平台,进而达成远程监控预警的目的。某汽车零部件厂借助这一举措,使得巡检人力成本成功降低了80%。

 

 

冷能工程产品化:5天焕新不停产

定制箱体有着极为重要的核心价值,那便是‘工厂预制加上现场速装’这一模式。具体而言,箱体在工厂当中就会完成一系列的流程,像设计工作、生产环节以及测试步骤等全部都会落实到位,就连支架的设置、线缆的走向这些细节之处也都经过了精心的优化处理。

如此一来,到了现场的时候,仅仅只需要花费5至7天的时间来进行吊装和接线的操作就可以了。就拿某老厂改造的情况来说吧,在改造当天的早上,先是把旧设备拆除掉,而到了下午的时候,新的箱体就已经能够安装到位了,等到第二天的时候,就能够正常供冷了,这样便有效避免了传统改造方式下长达4个月的停产所带来的损失呀。

 

老厂冷能改造成功在于“细节适配”

老厂冷能改造能否成功,关键就在于‘细节适配’这一方面。采用定制结构箱体,通过依据实际情况‘量体裁衣’般地去设计,并且实现工程产品化交付,如此一来,便能让设备达到‘稳得住’的同时,还能‘省得多’,而且可以‘用得久’这样的良好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