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什么一套城市照明灯联网节能系统就敢说让市政部门省70%成本?实地调查后发现......
来源:塔能 | 作者:小编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22 16:49:17 | 次浏览


凭什么一套城市照明灯联网节能系统就敢说让市政部门省70%成本?实地调查后发现......


节能改造后,省70%成本?真的吗,我们来一起看看。

老张打开电脑,调出一份报表。

“看,这是传统路灯的维护成本。”每盏路灯每年维护费用:3200元。

“这还只是基础维护。”老张补充道,“不包括突发故障和人工巡检。”等等,3200元?

“主要是人工成本。”老张解释,“传统路灯坏了得派人去现场查看,高空作业,危险系数高,人工费自然就......”

他顿了顿,“而且经常是晚上出问题,加班费你懂的。”

图片

意外发现

“那新系统呢?”

老张切换了个界面。介绍说:“这是塔能科技研发的灯联网节能管控平台”

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绿点让我眼花缭乱。

“这是实时监控界面。”他指着屏幕,“每个绿点代表一盏正常工作的路灯。”

突然,一个绿点变红了。“看,这盏灯刚出问题。”老张点开红点。

弹出信息:

故障类型:LED模组3号损坏预计寿命:还剩72小时建议处理:3天内更换,可与周边2盏灯一起维护

这.....这也太详细了吧?

“系统会自动诊断故障类型,预测寿命,甚至会优化维修路线。”老张调出另一份数据。

“以前一个维修工一天最多修10盏灯,现在?”他指着屏幕上的数字。

平均每人每天维修数量:28盏。我开始有点相信那个70%了。

深入调查

数据可以造假,现场不会骗人。

第二天晚上10点,维修队出发了。

“以前这个点,我们至少要出动3个小组。”队长老王说。

“现在呢?”

“一个组就够了。”他打开手机上的塔能灯联网APP,“系统已经规划好路线了。”

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今晚要修的8盏灯,甚至连需要的配件都列好了。

“最神奇的是这个。”老王指着其中一盏灯的信息。

预警:此灯虽未完全损坏,但LED衰减已达临界值,建议一并更换。

“以前这种灯,我们得等它彻底坏了才知道。”

“到时候市民投诉电话就来了。”

我跟着他们跑了一晚上。

8盏灯,2小时搞定。

换做以前?老王说至少要5个小时。

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全。

算账时间到

传统模式:

  • 人工检:每盏灯每月1次,每次20元

  • 故障维修:平均每年3次,每次300元(含人工)

  • 电费浪费:无法精准控制,约20%浪费

  • 投诉处理:每次至少2小时人工

年均成本:3200元/盏

塔能灯联网节能管控系统:

  • 人工巡检:0(系统自动监控)

  • 故障维修:预防性维护,每年1.2次,每次150元

  • 电费节约:智能调光,节约30%

  • 投诉处理:故障预警,投诉减少90%

年均成本:980元/盏

等等......980÷3200≈0.31

这不就是节约了69%吗?

呀,还真是70%左右。

第三方怎么说

找到了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。

“这个数据我们核实过。”审计师拿出厚厚的报告。

“不仅是维护成本,还有隐性成本。”

“比如?”

“市民投诉减少带来的行政成本降低。”

“交通事故减少带来的社会成本降低。”

“还有碳排放.....”

她翻到其中一页。

综合测算:总体成本降低68.7%。

四舍五入,确实是70%。

意外收获

这套系统不只是省钱。它还在创造价值。

“灯联网系统收集的数据,可以卖给城市规划部门。”

“哪里人流量大,哪里需要增加照明,一目了然。”

甚至有些城市已经开始用路灯做5G基站了。

一物多用,这才是真正的智慧。

写在最后

不是所有的“神奇数字”都是吹牛。有些技术,确实能带来质的飞跃。

关键是要去验证,去调查,去算账。

当然,也会有一些问题。

比如初期投入确实很大。比如需要培训人员使用新系统。比如数据安全还需要加强。

但整体来看,这个70%是站得住脚的。真正的好技术,经得起任何质疑。

你说呢?